焦點
-
Windows 10已有7500萬裝機量,但2016年PC出貨量仍呈現衰退趨勢
微軟的視窗與裝置事業群副總裁Yusuf Mehdi先生,於8月26日在推特一口氣連發了10條推文,表示Windows 10已經有超過7500萬的裝機量,遍佈超過192個國家,且這個數字每天都在成長。其中有超過9萬種PC或平板的PC型號更新到Windows 10,連2007年出廠的裝置都已升級到Windows 10了。 在軟體應用方面,由於Xbox One也支援畫面串流至Windows 10裝置,Yusuf Mehdi也表示全世界玩家透過這種串流方式來玩遊戲,總時間已超過122年。而Microsoft Solitaire (接龍撲克牌)與Micraft (當個創世神)遊戲的下載量破1千萬人次。而用戶請Cortana講笑話的次數也超過50萬人次。而Windows 10裝置在軟體市集的下載數量是Windows 8時代的6倍。 看樣子,微軟因為Windows 10的上市,加上全世界用戶的大力捧場,似乎可以洗刷掉Windows 8時代被用戶嫌棄的恥辱。而Windows 10採取Universal Windows Platform (單一視窗軟體平台)架構,讓同一支App能在跨裝置間執行,預估將能帶動PC、筆電、平板,以及手機等裝置銷售量的提升。 就在微軟歡慶Windows 10下載量破7500萬之下,市調機構卻給硬體廠商潑了一桶冷水。根據IDC公佈的PC出貨量預測報告,2015年筆電與桌機出貨量,將比2014年衰退8.7%,而2016年則是再衰退1.1%。此數字讓硬體廠商原本預期Windows 10上市後將帶動的PC升級潮,看似已經幻滅了?! 根據IDC的世界PC出貨量季度追蹤器中,可發現2015年到2017年的出貨量都呈現不穩定的狀況。在最新公佈的數據中顯示,2016年的出貨數據仍是呈現下降的趨勢,因此IDC也預估接下來的5年(2015至2019年),PC整體出貨量是下滑的。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因應商用市場的需求,將讓2017年的PC成長量有些提升,但在消費市場的需求,到2019年底仍是呈現微幅下降的趨勢。 IDC也表示,雖然各硬體廠商都認為Windows 10的上市,將有助帶動PC換機潮,並帶動第二季的銷售量的提升,但是事實上該季的出貨量比預期還少得可憐,主要的因素之一,在於上一季累積了太多太多的筆電庫存尚未去化,連帶影響到第二季的銷售量。 IDC進一步表示,由於全球經濟衰退,加上Windows 10可以免費升級,硬體廠商在研發新款Windows 10的機種相對減少,就連通路商也不願承擔庫存風險,造成2016年PC銷售量無法有所增長。另一方面,由於行動裝置已經不需要再仰賴PC,因此目前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仍維持成長的趨勢。但若將PC、平板、智慧型手機全部出貨量加總起來計算的話,預期2015至2019年的出貨量,將呈現個位數字的增長。至於平板部份,也由於執行速度已經夠用了,致使2015年的出貨量呈現下跌的趨勢。 雖說市調公司的預測不樂觀,硬體廠商也無須挫咧等。在PC毛利越來越低、一片紅海市場的聲浪中,其實已有不少硬體廠商早已轉型,去開發屬於自己的藍海市場,並推出一系列不錯的產品,來吸引消費者買單。 當PC成為每個家庭的數位中心,人們需要的不再只有產品能提供什麼樣的規格或規格,而是當人們需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,而廠商可以提供什麼樣的解決方案。因此,當Windows 10也開始跳脫「產品」思維,轉以「服務」為導向的趨勢,提供各種平台整合方案之際,或許硬體廠商們在產品差異化之際,再搭配提供更優質的解決方案,以及更貼心的服務,讓消費者買到的不只是產品,而是一種享受,也就不用擔心市調預測數字的影響了。 您認為PC在未來兩年的銷售量會持續下滑嗎?您最近會採購或升級新的電腦嗎?請在文末留言,或到留言。 →更多的【PCDIY! Windows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八卦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軟體玩家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玩家話題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開箱文】:
-
Braswell迷你電腦大軍來襲,華碩&精英各顯其威
除了一般桌上型電腦市場中,有不少大廠推出Ultra-Compact Form Factor (UCFF)的迷你電腦產品,以主攻一般辦公室與特殊低功耗應用市場。這次以Intel最新Braswell SoC (Celeron N3xxx系列)之系統單晶片來設計的迷你電腦有很多廠商。而國內華碩與精英也分別推出其Braswell的迷你電腦,採無風扇設計,以搶佔需要安靜環境的迷你電腦市場。 精英(ECS)的LIVA X2迷你電腦,首度在Computex發表,目前已可Newegg上買到,採白色外型,類似便當盒的設計,看起來非常小巧。LIVA X2基本款2GB RAM+32GB eMMC的售價為170美元(約新台幣5535元),另有240美元(約新台幣7790元)的4GB RAM/64GB eMMC的版本。皆採用Intel Braswell (Celeron) N3050 (雙核心) SoC處理器,時脈為1.6GHz、Boost時脈為2.16GHz,內建Intel HD Graphics繪圖核心,繪圖時脈為320MHz,Boost時脈為600MHz。其CPU的TDP僅6W,是非常省電的處理器。 LIVA X2體積僅 156 x 83 x 51 mm,內建一組M.2插槽,可支援高達1TB的SSD,而Gigabit LAN、Wi-Fi 802.11ac、藍牙4.0等網路功能也都具備,視訊輸出埠有1組D-Sub、1組HDMI,並提供3組USB 3.0埠,以及耳機輸出孔。可以運作的作業系統為Windows 7/8/8.1/10。 無獨有偶的,華碩也推出Braswell的迷你電腦。雖說華碩的迷你PC有許多產品線,包含Vivo PC、EeeBox等等。以這次推出的Braswell架構之 EeeBox,主打商務應用市場,其採用Intel Braswell Celeron N3150 (四核心) SoC處理器,同樣是TDP 6W的設計,時脈為1.6GHz、Boost時脈為2.08GHz,內建Intel HD Graphics繪圖核心,時脈為320MHz,Boost時脈為640MHz,也是主打靜音市場。 EeeBox採用直立式設計,體積為219 x 172.5 x 29 mm,重量為690g,。主機內建一組SO-DIMM,可安插2~8GB DDR3L 1600記憶體,儲存裝置可支援500GB至1TB硬碟或高達128GB的SSD,在I/O周邊部份,主機前側有4合1讀卡機、1組耳機輸出、1組麥克風、2組USB 2.0、2組USB 3.0,主機後側有1x HDMI、1x D-Sub、1x RJ45 LAN、1x COM Port、1組外接式天線。 採黑色外型,可符合VESA懸掛的標準,可掛在螢幕後方,並能支援4K (UHD)影像播放,能運行的作業系統有DOS/Windows 8.1 Pro/Windows 10。建議售價尚未出爐!有興趣的玩家可以拭目以待。 (1) (2) (3)
-
微軟推出Nokia 222功能手機,只賣37美元
啥?微軟推出「Nokia」品牌的手機? 沒錯!微軟自買下Nokia的手機部門之後,仍然繼續以Microsoft Lumia來販售其搭載Windows Phone作業系統的智慧型手機。但除了智慧型手機之外,Nokia在功能型市場也擁有不少的愛護者,因此微軟這次也推出Nokia 222的「功能手機」,搭載Nokia Series 30+平台,來滿足新興市場對於這類手機的需求。 Nokia 222有黑白兩色可選擇,並分成單SIM卡和雙SIM卡版本,支援GSM 900/1800MHz的2.5G行動網路,提供最高236.8Kbps的傳輸頻寬。機身採用直立式(Candy Bar)外型設計,搭配基本數字鍵盤,螢幕為2.4吋,解析度為320x240 (QVGA)。內建2百萬畫素主相機,可錄製每秒15張QVGA畫質的影像。 內建16MB的RAM,另有microSD插槽(最高32GB)可擴充容量。配備1100mAH的電池,可以連續通話20小時或29天(雙卡為21天)的待機時間。也能當成FM收音機或MP3播放器來播放長達45或50小時的音樂。在無線通訊部份,除了支援藍牙技術之外,其獨家的SLAM技術,可讓兩支手機靠在一起時,就能馬上分享照片與檔案,無須優先配對。 在內建App部份,除了照相功能之外,其內建的GroupMe by Skype、Facebook、Twitter、Messenger等通訊/社群軟體,可以即拍即享!當然也可以透過內建的Opera Mini來上網!只是速度比較慢而已! 9月開始出貨,僅賣37美元。為了推廣Nokia 222,該手機還贈送Gameloft的Java2ME遊戲一年期,每個月可免費下載一款遊戲(例如刺客教條:兄弟會、Midnight Pool 3)。 功能型手機?都用好幾年的智慧型手機了,還有可能回去使用功能型手機嗎?但可別忘了這種手機主打的就是輕薄短小(116 x 50 x 12.9mm,79g)、可長時間待機與通話(高達29天待機)。而其37美元(約新台幣1205元)的售價,將有可能再續Nokia 3310國民機的熱潮… 在新興市場中。 或者您有兩個門號,一個主要用上網、一個主要來撥打電話,那麼就可以一支智慧型手機、一支功能型手機,這樣也許比另外帶一顆行動電源還要輕哦!
-
虛擬機也能玩3D遊戲!新版Parallels與VMware之Windows 10 3D效能實測
虛擬機器(Virtual Machine, VM)是高檔電腦/工作站/伺服器的好幫手,能夠將效能過剩的龐大硬體資源,切割成多部虛擬電腦來同時執行不同的作業系統與應用軟體,以發揮出硬體資源的最大效益。當今許多Virtual Hosting業者的雲端伺服器、雲端桌面等服務,也是透過虛擬機的原理,讓客戶能夠透過遠端連線的方式,來操控的機器,做為資料處理、雲端儲存、開網站服務等用途。 目前知名的虛擬機器軟體,有開源的QEMU (by Fabrice Bellard)、Xen (by Xen Project)、Virtual Box (by Oracle)等軟體。而微軟也有推出自家的Virtual PC,並曾在Windows 7提供Windows XP Mode,讓使用者可以在Windows 7下以虛擬機的方式來操作Windows XP,只是由於沒有硬體加速功能,因此Virtual Windows XP跑起來,總是沒有原生機器那樣又快、又順,更別說要在虛擬機裡面執行需要倚賴GPU硬體加速功能的大型遊戲了! 至於在桌上型專用的虛擬軟體部份,且執行速度可接近原生速度的,目前就以Parallels Desktop和VMware Workstation這兩個套裝軟體為主流。 Parallels Desktop主打for Mac專用,而VMware有分成Windows/Linux專用的VMware Workstation,以及Mac專用的VMware Fusion。兩家在虛擬機器的支援度上都能完整,提供虛擬機內的驅動程式,來讓你的硬體周邊能夠在虛擬機器內發揮作用,包括USB儲存裝置/藍牙/相機/輸入裝置等等,顯示卡的硬體加速功能也能打開,讓你可以執行DirectX或OpenGL的應用程式。 Parallels Desktop 11 for Mac主要針對Mac電腦的OS X Yosemite環境做最佳化,並為下一代OS X El Capitan做好準備,其主打Windows 10開關機的速度可以提升50%,旅行模式(Travel Mode)可以延長電池使用時間達25%。這次Parallels Desktop 11 for Mac分成標準版、專業版(Pro Edition)與企業版(Business Edition),分別主打不同使用族群。 此外,由於Windows 10支援Cortana語音助理(目前只支援英文和簡體中文),此版本可以直接在Mac環境裡面直接呼喚Cortana (Siri: 別忘了我啊!),讓Mac的用戶能夠在OS X的環境下,也能同時直接使用Windows 10的各項軟體功能,享有一次執行雙OS的全新體驗。 以下是Parallels Desktop 11 for Mac的主打功能與特色: ● Windows開機與關機速度提升50% ● 在Windows環境進行檔案存取的速度,提升20% ● 虛擬機器進入「休眠」模式時的速度提升20% ● 旅行模式(Travel Mode)下,可提升電池使用壽命達25% ● 提升網路效能 目前Parallels Desktop 11 for Mac(標準版)的建議售價是79.99美元,升級版為49.99美元(若想升級到Pro版,每年訂閱費只要49.99美元)。若是新用戶想要訂閱Pro版或企業版,則是每年為99.99美元。 至於VMware部份,其發表最新的 Workstation 12 (Windows/Linux平台)與Fusion 8 (Mac平台),也是主打針對Windows 10最佳化的版本。目前有分成VMware Workstation 12 Pro (建議售價249.99美元)與Workstation 12 Player (建議售價149.99美元),升級版則分別是149.99/79.99美元。 這兩個版本最大的特色,就是近原生支援DirectX 10與OpenGL 3.3的硬體加速效能,讓3D遊戲也能在虛擬機器中執行。 以下是VMware Workstation 12 Pro的新增功能: ● 為Windows 10所打造:可以完整使用Cortana、新Edge瀏覽器…等功能 ● 先進繪圖引擎:支援DirectX 10、OpenGL 3.3的硬體加速功能,讓虛擬機裡玩新世代遊戲成為可能 ● 效能再提升:自休眠中喚醒虛擬機,速度增快3倍;3D繪圖效能提升36%,在使用Skype、Lync等VoIP語音軟體時也提升回音效果並強化抗噪效果。 ● 支援最新PC與平板:此版支援桌機4K/UHD (3840x2160)解析度,或筆電與平板QHD+ (3200x1800)解析度,並能透過感應器來控制。 ● VMware vCloud Air促銷計畫:購買此版的客戶可享用vCloud Air的服務6個月(約價值600美元) 小編使用VMware Workstation 12來實測其3D效能,來看看虛擬機與實體機,在3D應用程式之下的效能表現。在VMware Workstation 12 Pro的硬體配備環境部份,採用ASUS X99-A USB 3.1主機板、Intel Core i7-5960X CPU、NVIDIA GeForce 970 GPU 4GB GDDR5、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DDR4-2133 @ 2133 4GBx 4 記憶體、crucial M550 1TB SSD等配備,作業系統為Windows 10 Pro x64中文版。 至於Parallels Desktop 11則使用MacBook Air 2013年中、13吋的機種來測試,該Mac已升級至OS X Yosemite,配備為Intel Core i5 1.3GHz,4GB DDR3-1600,內建Intel HD Graphics 5000 (1536MB),搭配128GB SSD。 在虛擬機部份,僅安裝Windows 10 Pro x64中文版,測試軟體部份則以3DMark來測試DirectX部份,Furmark測試OpenGL部份。以下就是測試結果。 3DMark測試IceStorm場景,分數有出來,至於FurMark則因為無法切換到全螢幕,使測試無法完成。 在3DMark測試IceStorm場景,分數也是跑得出來,相較於實體機的效能來說,有72%的水準,也就是說,如果在實體機玩DX10的遊戲,在虛擬機玩的話,會有將近30%的效能掉落。這已經算是不錯的表現了! 至於FurMark部份,虛擬機跑的分數,竟然比實體機多了13%的效能?!小編推測應是測試軟體本身的問題(場景太過簡單),或者是VMware的OpenGL API有針對虛擬機最佳化,透過減少畫格的繪製,或以快取方式,來提升虛擬機的整體效能。反而是實體機之下,每張畫面都是真真時時的繪製出來,造成3D效能不比虛擬機。不過也才13%的效能,真正在執行OpenGL的遊戲時,應該不會有太大影響才是。 整體而言,虛擬機支援3D硬體繪圖加速功能,可讓未來的遠端遊戲變得更順暢。因為不用再一直傳送運算好的畫面,而是只要傳送DirectX或OpenGL的命令的方式,這樣就能減少遠端遊戲的頻寬,也能增加遊戲順暢度! 在當今硬體資源越來越強大之下,虛擬技術也以透過分配CPU與GPU硬體資源,來切割出不少可以玩3D遊戲的虛擬機了。現在只要一台電腦,就可以接兩部螢幕、兩組鍵盤+滑鼠,來直接執行兩套遊戲,且各玩各的,互不影響!未來,就讓我們期待虛擬技術越來越進步,也許未來連VR都可以加速,到時候一台高級的工作站電腦,就可以切成一台虛擬伺服器、一台虛擬3D遊戲機、一台虛擬機做VR應用。這樣玩電腦起來,爽度會更高! →更多的【PCDIY! Windows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八卦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軟體玩家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玩家話題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開箱文】:
-
生日快樂!Windows 95已經20歲囉!
微軟第一套獨立視窗作業系統-Windows 95,已經滿20歲囉!1995年8月24日(北美時間)微軟正式推出Windows 95,將圖形化操作介面帶給PC的使用者。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導入工作列的設計,尤其左下角的「開始」按鈕,早成為當今視窗家族不可抹滅的一個圖騰,習慣之後就回不去了。縱使微軟曾嘗試想在Windows 8裡面把開始功能表給廢掉,但Windows 10又把開始功能表放回去,看來Windows 95的使用者操作體驗(User Experience),影響至今難以改變啊! 20多年以前的電腦硬體,都是透過Jumper或Switch來調整設定,在當時網路不發達,說明書又是英文落落長的年代,電腦升級組裝幾乎是工程師、專家才會的事情。對於想要自己升級硬體的用戶來說,必須得先了解電腦硬體知識,熟悉各周邊裝置所佔用的硬體資源,然後在調整設定時,避開會衝突到的資源,才能讓DOS/Windows 3.x等這類作業系統順利抓到硬體,以便順利運作。 後來Windows 95之後,其導入的Plug and Play (隨插即用,PnP)功能,讓電腦擴充周邊裝置能夠更加方便,帶動後來的電腦主機板及BIOS全面支援PnP,並有類似Designed for Windows 95的貼紙出現。消費者不用再去記什麼I/O Address、IRQ、DMA等等外星文,只要符合PnP規格設計的硬體,就能被Windows 95偵測到,此時只要將驅動程式磁片/光碟放入,即可裝好驅動程式並開啟該硬體功能。 Windows 95上市五周後,便締造700萬套的銷佳績,也破了微軟以往的紀錄。電視廣告拼命放送Rolling Stone(滾石樂團)所唱的“Start Me Up”這首歌。Windows 95是16&32位元的混合式作業系統(版本代號4.0,開發代號為Chicago)。在當時的電腦年代,大多以Fax/Modem來上網,而早期Windows 3.x的上網方式,都是透過第三方軟體來達成。到了Windows 95之後,微軟提供Microsoft Plus!軟體,內建Internet Explorer與Outlook等瀏覽器與電子郵件,並支援撥號網路與區域網路,開啟了網際網路的新時代。 而Windows 95本身支援多媒體播放、教育軟體與遊戲功能,以及後來繪圖加速卡的推出,讓越多遊戲開發商紛紛捨棄DOS平台,並推出Windows版本的遊戲。而後來微軟導入的DirectX API,從1995年的DirectX 1.0,發展到現在Windows 10的DirectX 12,幾乎已成遊戲開發必支援的API平台之一。 Windows 95推出後,由於並無內建Windows Update功能,因此Windows 95後續總共推出了五種版本,有些有公開銷售,有些則只給廠商預裝在販售的電腦內,說明如下: ● Windows 95 原始版本 ● Windows 95 A (Windows 95 Service Pack 1) ● Windows 95 B (OSR2),做了一些改良,例如支援IE 3.0和FAT32檔案系統 ● Windows 95 B (OSR2.1),主要對USB 1.0的基本支援 ● Windows 95 C (OSR2.5),包含以上所有功能,內建IE 4.0,為最終版本 至於微軟Windows 95系統需求如下: ●處理器:386DX CPU (建議486) ●記憶體:4MB (建議8MB) ●硬碟容量:升級版35~40MB,全新安裝50~55MB (確實容量取決於安裝的附屬功能與軟體數量) ●磁碟機:一台3.5吋磁碟機 (8年級生問:這是什麼?) ●光碟機:一台5.25吋光碟機 (若買光碟版,就需要光碟機來安裝) ●顯示卡:VGA (640x480)或更高解析度 (建議256色SVGA、支援800x600解析度) 若還要再使用Microsoft Exchange和The Microsoft Network,系統需求如下: ●記憶體:8MB ●硬碟容量:需要再多20MB的容量 ●數據機:使用The Microsoft Network上網時,會需要這個東西 可選擇的硬體部份: ●微軟滑鼠或相容性指標裝置 ●外接式數據機,或傳真/數據機卡 ●音效卡與喇叭 (以聽到聲音) 是的!對於早期CLI (Command Line Interface,命令列介面)作業系統來說,GUI (Graphical User Interface,圖形式使用者介面)將複雜的指令輸入方式,簡化為動作與選項,讓使用者使用起來更方便、更直覺,不需要去記指令、背指令,讓電腦使用起來更親和。 微軟Windows 95的出現,改變了整個電腦產業,成為作業系統發展史上不可抹滅的歷史地位,其後續的版本,包括98/Me/XP/Vista/7/8/8.1,帶領電腦工業發展走過20年,而今日的Windows 10,在雲端化蓬勃發展之下,將以Windows as a Service (WaaS,視窗即服務)的概念,從產品提升為服務,繼續帶領電腦使用者邁入下一個10年。相信電腦的使用體驗將會越來越好!越來越方便!越來越直覺! 您用過Windows 95嗎?還是您根本就還在用Windows 95?在您的Windows使用體驗中,哪個版本是最棒的?哪個是讓您最難忘懷的?請於文末留言,或到哦! →更多的【PCDIY! Windows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八卦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軟體玩家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玩家話題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開箱文】:
-
Google Now小心!Windows語音助理Cortana正式登陸Android手機囉!
自從開放OneNote給Mac平台使用開始,微軟的跨平台服務策略日漸加溫,今天更宣布了一個殺手級的應用「虛擬語音助理Cortana」,正式登陸Android平台。 現在你可以在Android手機上,透過語音命令Cortana來設定提醒事項、上網搜尋資料、追蹤航班資訊等等,一般Google Now和Apple Siri可以做的事情,Windows Cortana同樣也能輕鬆完成。 不過,因為Cortana無法取得Android手機上的所有權限,所以我們無法用帥氣的口吻對手機喊「Hey Cortana」方式來啟動Cortana,或是直接命令Cortana開啟手機裡的App,目前這些功能僅限於Windows 10電腦上才能使用。但可以透過更改Android上的按鈕來啟動Cortana,而不是Google Now。 早些時候,微軟已經對Android使用者發佈了Cortana的測試版,但僅限於少部分的使用者;而今次的發佈,則是開放給所有Android使用者都能下載。不過因為還是Beta版,所以使用上難免還是會遇到一些Bug和小故障。現階段僅開放美國區域下載,其他國家則會在過一些時候陸續開放。(想要嚐鮮的玩家,嗯!相信大家都知道怎麼做了) 至於Cortana什麼時候也可以在iOS是上執行?微軟目前還沒有具體的時間表。 →更多的【PCDIY! Windows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八卦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軟體玩家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玩家話題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開箱文】:
-
[Intel IDF] Intel推出5x5超小主機板,CPU還可更換!
在IDF (Intel Developer Forum, 英特爾開發者論壇) 2015秋季論壇中,各廠商都有展示出其自家的迷你電腦,以嬌小的身軀,來吸引眾人圍觀。至於Intel也展示自家的NUC系列迷你電腦之外,並展示最新的主機板,名叫5x5。堪稱是世界上最小的PC! 早在CES 2015年的時候,Intel除了展示其搭載第五代(Broadwell)處理器的NUC迷你電腦,還揭露該公司正在開發中的新規格(Form Factor)主機板,規格為5.8” x 5.5” (14.7cm x 14cm),這種新規格的主機板,稍比NUC的4” x 4” (10.2cm x 10.2cm)大一點點,但卻具備CPU腳座,可讓消費者自行升級。這種新規格主機板,還比Mini-ITX的6.7” x 6.7” (17cm x 17cm)還小哦! 這個新規格的主機板,Intel正式取名為5x5!具備CPU升級腳座,可支援LGA接腳的CPU,搭載2組SO-DIMM、支援2.5” SATA或M.2插槽、有線與無線網路、並可支援高達TDP 65W的CPU。 在周邊連接孔部份,從Intel所展示的主機板參考設計版本中,可看到這款主機板內建4組USB 3連接埠、2組HDMI、1組Ethernet埠,不比一般迷你電腦還差。看來不久之後,將會有更多搭載5x5主機板的系統、準系統上市,可以減少桌面空間,甚至帶著走也很方便。 (1) (2) (3) (4) (5) (6) (7) (8)
-
【PCDIY!玩家團購】「ezlink Panzer IV-H SSD 128GB」固態硬碟【已結束】
PCDIY!創刊於1996年12月,PCDIY!電腦硬派月刊平面雜誌開始發行,同時成立了PCDIY!官網,後來又從平面時代,進入了網路時代,PCDIY! online也跟著成長茁壯,接著進入了社群時代,PCDIY!粉絲團成立。看過了這麼多的產業變遷、世代交替,也看到了無數的機會與挑戰。PCDIY!感謝讀者長久以來的支持,讓我們可以持續成長、茁壯,並且從平面時代,邁向網路時代,以及社群時代。為了慶祝這個重要的日子,以及PCDIY!官網流量飛快速度往前衝,加上alexa台灣以及全球排名不斷向前進,以及facebook粉絲數繼續往上邁進,我們在此跟廣大的PCDIY!讀者群分享這個喜悅。 歡慶「PCDIY!十九週年慶」,全新推出的「PCDIY!玩家團購」活動。這邊,特別提供了限量名額,以比市價還要便宜的價格,來買到優惠商品。本次選出來的PCDIY!超靚品,特惠價格數量有限,先搶先贏。PCDIY!粉絲們可別錯過喔! 【PCDIY!玩家團購】「ezlink Panzer IV-H SSD 128GB」固態硬碟 只要是PCDIY!臉書粉絲團的粉絲,就可以參加本次PCDIY!玩家團購活動。可以用比市價還要便宜的價格,來買到限時限量的PCDIY!超靚品。 ●ezlink Panzer IV-H SSD 128GB - 全新品 ●Part1:12套 ●Part2再加碼:16套 ●含稅價格:1,299元(支援,ATM現金轉帳付款,VISA、MasterCard、JCB CARD信用卡刷卡付款) ※活動優惠:PCDIY!官方商店,不定期推出各檔優惠活動,提供限量「折價券」現折 - 再殺,敬請密切注意! ●原廠保固 ●賣完為止 ●先搶先贏,欲購從速 有興趣的玩家,可以直接造訪PCDIY!官方商店。 想要進一步了解,可以造訪PCDIY!官網,來看看我們的開箱文吧! ================= ●因為數量有限,先下標並付款完成的人,越早拿到產品! ●產品保固由原廠提供! ●其他相關細節,請密切注意官方網站公告的資訊唷! ●請使用本公司「旗訊數位股份有限公司」之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」的銀行帳戶作為匯款之用。 ●匯款之後請提供匯款帳號末5碼以供核對匯款資料,請買家在得標公告後一日內完成匯款,如需延後請來信或來電告知。 ●請在周一至周五來電告知可來自取的詳細時間,周末、國定例假日、颱風天不出貨,敬請見諒。 ●收到商品請先檢查包裝是否有瑕疵或拆封痕跡,商品經拆封使用後,若為人為因素致使商品發生故障,PCDIY!概不負責。 ●商品依法享有7天鑑賞期(軟體/配送至國外商品除外),如需退換貨請於期限內提出,逾期概不受理,欲退/換貨之商品必須回復至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。若非商品瑕疵,商品經拆封使用需退貨者,一律收取整新費新台幣300元整。 ●現場自取者,無七天鑑賞期之服務。 ●商品顏色,以實物為準。如需換貨,請先與客服聯繫,來往運費由PCDIY!與消費者各負擔一半。 ================= ●上班時間:星期一~五 AM09:00~12:00 PM13:30~18:00 ●客服信箱:reader@pcdiy.com.tw ●客服專線: (02) 2563-8215 #50 【PCDIY!玩家團購 專案小組】 ※客服時間:若有疑問,請於上班時間撥打客服專線,或透過客服信箱進行聯繫! ※主辦單位:PCDIY!電腦硬派月刊 ※特別說明:PCDIY!保留修改、取消、變更本活動之權利。PCDIY!也有權對於本活動所有事宜,做出解釋或裁決。 ================= (01)【PCDIY!玩家團購】:不定時推出「各種優惠好康」,請見: (02)【PCDIY!官方商店】:裡面有「PCDIY!玩家團購」、「PCDIY!平面雜誌訂閱」,請見:
-
Windows 10人臉辨識比你想像的還要聰明,就算是雙胞胎也能認得出來
記得iPhone上的虛擬助手Siri剛推出的時候,許多玩家最大的樂趣,就是對著Siri問一些有趣的問題,然後看看他的回答;當然,Windows 10上的Cortana也遭受了同樣的待遇。不過,澳大利亞的The Australian網站卻將矛頭指向了另一個辨識系統「Windows Hello」。 Windows Hello是Windows 10裡內建的生物特徵授權功能,簡單來說,就是可以讓使用者利用指紋、臉部識別、虹膜等生物特徵來當做密碼,使用者只要看一下或觸碰一下即可登入。於是The Australian網站決定捉弄一下Windows Hello,找來了六對(5對女性、1對男性)雙胞胎,首先其中一位雙胞胎可以穿著不同的衣著、戴著配飾(例如眼鏡、牙齒矯正器)來建立一個臉部辨識圖像;接著由雙胞胎的另一位來讓Windows Hello進行辨識,看看能不能順利登入Windows 10。 最後測試結果揭曉,六對雙胞胎中有五對都無法在Windows Hello面前蒙混過關,足見Windows安全團隊宣稱的辨識錯誤率僅有10萬分之1所言不假。不過該測試中也發生了兩件有趣的事,其中有對雙胞胎兩個人同時都被Windows Hello拒絕登入;另一對雙胞胎則是嘗試兩個人一起建立「一個」臉部辨識圖像,然後再個別使用自己的臉部訊息來登入,結果都可順利登入。 Windows 10推出至今將近屆滿一個月,可說是好評大過於負評,除了眾望所歸的「開始」功能鍵回歸、數位助理Cortana的好表現、擁有與企業等級相同的辨識機制外,當然還有就是免費升級,讓全球安裝Windows 10的裝置數量早早就突破了6,700萬。 →更多的【PCDIY! Windows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八卦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軟體玩家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玩家話題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開箱文】:
-
Core i7-6700K爆缺貨,Core i5-6600K水貨大軍來襲!
光華商場每天都有新鮮事,今天一樣不例外。PCDIY!光華商場特派記者,上週在光華商場遊晃挖新聞的時候,突然發現八德商圈風雲變色。最新的Skylake-S處理器,2015年08月05日(三)才剛推出,不到兩個星期,Core i5-6600K、Core i7-6700K就已經出現了缺貨的狀況。 正式推出,不定時介紹來自中國淘寶(Taobao)、天貓(TMALL)、闲鱼(goofish)、京東(JD)、拼多多(PDD,Pinduoduo)或華強北(Huaqiangbei)所發現的好東西,讓玩家們與IT用戶可以打開眼界,看看全世界物超所值,花小錢也能買到的神物! 由於派大星每天在光華商場巡店,從Intel Skylake平台上市的第一天開始,新款Core i5-6600K、Core i7-6700K處理器,銷售狀況並不理想,甚至是缺貨的狀況,牽連到的,就是Z170主機板與DDR4記憶體的銷售成績,嚴格說起來,並沒有感受到出現換機潮的狀況。不過,就在上週,中國央行突然發動調整匯率之後,將人民幣大幅度貶值,人民幣在幾天之內急貶了3~4%,進而引爆了亞洲國家央行競貶貨幣,我們台灣央行也跟進貶值台幣,造成了台幣匯率大幅波動,顯而易見的就是進口貨變貴。Core i5-6600K、Core i7-6700K處理器,Intel的美金報價沒變,但因為台幣貶值,造成了成本上升,很快的,就出現了零售價格飆漲。就在這個時候,一開始是Core i7-6700K爆缺貨,接著Core i5-6600K也出現沒貨賣,這樣嚴重缺貨的狀況。 Skylake-S處理器,採用的是新的14nm製程,由於第一波上市的,是屬於高階不鎖倍頻版本,Core i5-6600K、Core i7-6700K都是屬於頂級貨,因此,初期備貨量不足,這是可以理解的。不過,在中國央行突然發動調整匯率之後,將人民幣大幅度貶值,台幣匯率跟著波動的情況之下,Core i5-6600K、Core i7-6700K跟著一直漲價。台北光華商場的話,原價屋這邊Intel代理商公司貨,2015年08月05日上市行情,Core i5-6600K最初含稅報價8190元,Core i7-6700K最初含稅報價11900元,2015年08月14日上市一週後行情,Core i5-6600K最初含稅報價8600元,Core i7-6700K最初含稅報價12500元,2015年08月24日上市兩週後行情,Core i5-6600K最初含稅報價8600元,Core i7-6700K最初含稅報價12700元,竟然出現代理商公司貨越來越貴,價格水漲船高的狀況。 新款Skylake-S處理器,由於第一批貨比較少的關係,Core i5-6600K、Core i7-6700K確定已經缺貨。即便,價格持續在漲價,但已經出現了有錢買不到東西的狀況。加上台幣貶值的關係,這時候水貨商也蠢蠢欲動,目前,光華商場這邊,最新消息,Core i5-6600K已經出現水貨,原價屋的報價單上出現了平輸全球保水貨的報價,然而,其他店家,也有開始販售Core i7-6700K水貨的狀況。 一般來說,水貨會出現,主要是有價差。這樣的狀況,除了匯率波動影響,不同國家的經銷商、代理商進貨量不同,可以想見同樣的東西,一次進貨10000顆,跟一次進貨500顆,當然絕對會有價差,尤其是競爭越激烈的國家,像是中國市場,價差可能會更大。雖然Intel的產品,官網都有公開定價,但因為每個國家的國情,市場狀況的不同,價格本來就會有些差異,加上FREEBACK回饋金補貼,做國際貿易就會有利潤的出現。事實上,水貨的狀況,往往是區域代理商自己在玩的,硬碟市場有這樣的狀況,處理器市場、固態硬碟市場也是如此。而且,別忘了,在電腦零組件世界裡,某些比較強勢的代理商,不只是台灣代理商而已,同時也可能會是香港代理商、中國代理商。在3C世界裡,比較大的代理商,眼光通常更精準,等同是比較大的貿易商,通常也會玩水貨,趁著有價差的時候來衝業績。 令人無法理解的是,Core i5-6600K、Core i7-6700K爆缺貨,結果缺代理商公司貨,不缺平輸全球保水貨。這其中到底有什麼奧妙呢?根據PCDIY!光華商場特派記者派大星,在光華商場,旁敲側擊的結果,發現水貨商應該是在人民幣貶值之前,就已經進貨,而且,由於是在價格相對比較低的國家進貨,顯然買在低價。接著,台幣跟進貶值之後,新進貨的成本價格上升,舊現貨的成本較低,變成有差價可賺。當然,不得不佩服這些水貨商,真的是很有一套,也難怪可以從處理器水貨市場,賺到跨國價差,以及匯率波動的利潤。不過,多了一層代理商,相對的也多了一層保固,也因此,這邊會建議,除非價差很大,否則買處理器,還是挑選代理商公司貨會比較好。 (01) (02) (03) (04) (05) (04) (05) (06)
最多人點閱
-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,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!
-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,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
-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,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!
-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,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!
- 洋垃圾神器,Xeon E5-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!
-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,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
-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,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!
- ASUS ROG STRIX-GTX1080-O8G-GAMING開箱實測,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!
-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,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!
-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,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-2670神器級處理器!
-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,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!
- 微星MSI Aegis X-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,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!